寂寞
是一種包含了許多面向的感覺。
寂寞的感覺就是:
你覺得自己並不重要,跟其他人失去了連結;
寂寞就是:
你感覺孤立、置身荒漠,好像在人際關係的世界裡,你被流放到天邊;
寂寞就是:
即使在一個充滿人群的空間,仍感覺好像單獨一人。
寂寞這個字本身就給人一種憂傷、令人毛骨悚然的印象,
使人感到寒冷,冷得像被飛鳥和繁花離棄的冬季。
關於寂寞的真貌,我們可在聖經詩篇的字裡行間找到:
「沒有人眷顧我」。
當亞當與夏娃與上帝分離,他們成了最早體驗到寂寞的人。
耶穌感受到寂寞的痛苦,因為祂被許多人誤解,即使是祂的門徒對祂也不是完全瞭解。
祂在客西馬尼花園、在彼拉多的審判廳以及在十字架上都備嘗寂寞。
耶穌基督的心滿懷著對祂子民的愛,無怪乎祂感到寂寞,因為世人拒絕了祂的愛。
也許聖經詩篇裡大衛的話語,能道出我們的心聲:
「〈上帝啊〉求你轉向我,憐恤我,因為我是孤獨困苦。」
偶爾感到寂寞是很正常的,但如果長期感覺到寂寞,就是有問題了。
我發現一些頂愛社交活動的人,其實內心長期感到寂寞。
當一段已成過去的關係變成你的生活重心時,孤獨感就會產生。
生活圍繞著一個已不存在的人打轉,彷彿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驅使你往前走。
假使終止這段關係的人是你的伴侶,你除了有份寂寞的痛苦之外,還得再加上被拒絕的苦。
寂寞可能會引發一種膠著狀態─你渴望得到愛,但又害怕嘗試,拒絕接受朋友的關愛,
結果這種恐懼就阻礙了你發展相互支持的情誼。
如果你的注意力全放在一件你已經失去的事物上,寂寞就會產生,
而你也會因此忽略了原有的朋友或身邊可能跟你發展友誼的人。
寂寞就像一個你將再度以全新的面貌去經歷的季節,
但別忘了季節的特性:它是短暫性的,它不會永遠持續下去。
寂寞是憂傷的一部分,
所以當你憂愁時,既使在你的生活中沒有特定一個為之憂愁的人,寂寞也會襲來。
只要你與人建立關係,寂寞就會是生活中的必然部分。
一般人為了要完全避免寂寞,身邊總需要有個關心、在乎自己的人陪伴。
寂寞的感覺就像沮喪的感覺,它並不是問題的所在,但它提醒你有個問題存在。
它告知你某事不妙了,而你必須去挖掘出原因,並採取適當的措施加以修正。
雖然寂寞令人感到不舒服,但它可激發你採取行動。
假如我們屈服於寂寞並讓它駐留在我們的生命中,我們將永無止息地因它而受苦。
換言之,假如我們扮演主人的角色,而寂寞只是暫時性的訪客,
那麼我們就鼓勵這位訪客繼續它的旅程,好讓我們可邁步生活下去。
如果還有明天 請欣賞音樂
薛岳
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
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
我們都有看不開的時候 總有冷落自己的舉動
但是我一定會提醒自己 如果還有明天
我們都有傷心的時候 總不在乎這種感受
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動 如果還有明天
如果你看出我的遲疑 是不是你也想要問我
究竟有多少事沒有做 如果還有明天
如果真的還能夠有明天 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
是否一切也將雲消煙散 如果沒有明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