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由於有很安全的防護措施,所以通常會產生三種人。
第一種人會在網路上突顯其次要性格。
一般人應該具有多重性格,而在日常生活處世中,所展現的為主要性格。
次要性格很可能被壓抑,也很可能自己本身並未察覺有這種性格。
但在網路上,代表自己的,已不再是血肉之軀,而是一些英文字母.暱稱.
少了所有的應酬與必要的應對進退,也少了很多利害關係。
於是豬羊變色,反而在刻意或不自覺的情況下,展現自己的次要性格。
第二種人會在網路上變成他“希望”成為的那種人。
人性千奇百怪,一定會有某些性格是妳特別欣賞與羨慕的。
但很可惜,這些性格未必為妳所擁有。
於是妳會很希望成為擁有這些性格的另一種人。
而網路正好提供這個機會,讓妳變成這種人。
舉例而言,平常沉默寡言的,在網路上可能會風趣健談。
而害羞文靜的,則很容易變成活潑大方。
第三種人會在網路上變成他“不可能”成為的那種人。
上帝是導演,牠指定你必須扮演的角色,不管妳喜不喜歡。
而網路上並沒有上帝,因此所有角色皆由妳自導自演。
於是妳很可能在網路上扮演妳日常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扮演的角色。
舉例而言,妳若是女的,很可能會在網路上變成男人。反之亦然。
或者妳已30歲,很可能會在網路上裝成17歲的幼齒姑娘。反之亦然。
又或者妳明明是恐龍,很可能會在網路上以絕代佳人自居。反之亦然。
第一種人最真實。
因為他所展現的,還是屬於自己的性格。
而且換個角度想,他反而更能挖掘出自己潛在的優點。
例如有很多人在板上寫文章後,才發覺自己有當作家的天份。
也有很多人在板上和人開罵後,才驚訝自己的臉皮厚度不輸給立法委員。
於是從網路上得到成長。
第二種人最愚蠢。
因為他總是羨慕別人的優點,而忘了去欣賞自己本身的優點。
如果他是檸檬,就應該試著去喜歡酸味,而不是去羨慕水蜜桃的甜美。
因為水蜜桃也可能羨慕檸檬的酸。
第三種人最可憐。
因為如果他必須變成另一種他不可能成為的人,才能得到樂趣。
那麼無論他能不能得到樂趣,他都無法享受這種樂趣。
而且久而久之,便會得到所謂的“網路性精神分裂”。
他很容易將所有的人際關係與喜怒哀樂,建築在網路上。
一旦離開了網路,便會無所適從。
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
演唱:馬郁
信箱出現一張美麗的明信片
翠綠的山腳木屋裊裊的煙
但我僅要的卻是背面
你熟悉的字跡竟已相隔多年
那一句話是你離開的玩笑話
擱在我心裡灰塵堆成了塔
你就這樣地撥開了它
在信箱前我依舊是那個木偶
線等著你來拉
你說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
我們死也要在一起
像是陷入催眠的指令
我又開始昏迷不醒
好吧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
你的誓言可別忘記
不過一張明信片而已
我已隨它走入下個輪迴裡
迷失在我模糊的空氣裡
我在你字裡行間尋找一線生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