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身心都健康

2006042615:57


想要身心都健康—

談「健康心理學」之臨床應用

心理園丁 鄭逸如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 臨床心理師

提供對人的整體性照顧已是基層醫療與臨床心理學的共同趨勢!

當基層醫療人員面對因主觀感受到身體不適而來求診的患者,過去偏重生物醫學層面的診療方式已被指出並不適用,取而代之的是兼顧個人身體狀況、自我功能、社會支持、以及生活壓力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。

在基層醫療中,家庭醫學科即以此「全人」的照顧為其工作理念;而在臨床心理學領域中,也有「健康心理學」的專業知識與技術不斷地發展,運用生理心理社會模式來協助身心照護的工作。

在台灣,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於民國78年8月率先增聘臨床心理師一人,成立「身心壓力衡鑑與諮商室」,開始將健康心理學的專業應用於臨床工作上。以下將簡介這些年來的服務工作經驗。

 

在台大醫院家醫部,患者經由醫師的照會後,由心理師提供身心壓力衡鑑與諮商。心理師常服務的問題可分為三大類:

純心理問題 — 生活壓力引發情緒、行為問題。例如,長期工作負荷過量引起的緊張、焦慮或挫折。

心理為主,生理為輔之問題 — 生活壓力引發情緒、行為問題,且伴有心身症狀;或其身體症狀之抱怨超過檢查結果所能預期。例如,緊張焦慮引起的胃痛、拉肚子。

生理為主,心理為輔之問題 — 身體疾病引發情緒、行為問題,或伴有身心症狀。例如,患有慢性病(如糖尿病、高血壓…)或威脅生命的疾病(如癌症…)所伴隨的憂鬱情緒。

在進行初步的身心壓力衡鑑之後(必要時配合心理測驗),心理師可協助醫師診斷之確定或排除,也藉由身心壓力諮商協助患者改善其對壓力之調適能力。

研究顯示,多數患者經治療後病情有改善。